11月21日,第四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河源分会场暨紫纹兜兰节启动仪式在河源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本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以“绿美广东 魅力南粤”为主题,将从11月18日持续至11月26日,其间将在全省各地100多个场地陆续举办近360场森林文化活动。河源分会场将以“凝聚咫尺青绿,共筑绿美广东”为主题,围绕河源林业变迁进行挖掘和推广,探索林业产业新的前进方向,促进打造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旅游新业态,为群众、市民打造共建共享的文化盛会。
当谈到为何将森林文化周河源分会场活动与紫纹兜兰节启动仪式联动时,河源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温志军表示,紫纹兜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数量多、种群规模大。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条件、动植物本底资源条件都较为优渥,因此将省森林文化周活动选址于此。
据悉,紫纹兜兰是一种生长在酸性土壤的兜兰属植物,每年的花期从10月初持续到翌年1月底。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近急尖并有2—3个小齿,上面具暗绿色与浅黄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浅绿色,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互相套叠,边缘略有缘毛。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教授向记者介绍,紫纹兜兰依靠外形来吸引昆虫,包括像“眼睛”一样的假雄蕊、叶瓣上的黑色疣点,并有欺骗性授粉的功能。当昆虫被吸引来发现无蜜可采,不慎进入“兜”里后,只能沿囊底两侧的特定通道逃出,逃出时触碰到柱头和假雄蕊,就会沾上植物的花粉,成为紫纹兜兰的传粉者。
同时曾宋君也提到,紫纹兜兰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自身繁殖能力又比较低,完成授粉后结出的种子很难萌发,即便萌发,成活率也较低,加之有人工破坏,紫纹兜兰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受到威胁。有连片的紫纹兜兰分布,说明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得很好。
启动仪式上,还邀请了青少年美术爱好者现场写生创作紫纹兜兰作品。
随后一行人前往参观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自然科普馆。
来源丨南方+
通讯员丨曾少劲、王子
编辑丨殷依依
校对丨黄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