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和生物资源】 河源市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常青,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市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小灵猫和黄腹角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蟒蛇和白鹇(省鸟)等,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豪猪、赤麂和黑水鸡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紫纹兜兰和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桫椤、金毛狗和金线兰等。在植被类型中,有属于地带性植被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
【概况】 2022年,河源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20.7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7.0%。其中,森林面积114.61万公顷。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68.5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20%,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自然保护区52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6个、县级38个),森林公园3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湿地公园11个(国家级2个)。
【造林绿化】 2022年,河源市举办各类创森主题宣传活动,对标对表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推进河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建设高质量水源林0.61万公顷,新造林抚育1万公顷,中幼林抚育1.65万公顷。签订桉树林退改协议1.03万公顷,审批桉树林采伐面积1.03万公顷,采伐桉树林0.84万公顷。以“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为主题,在客家文化公园等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参加植树活动136.69万人次,折算植树株数约576.93万株。
【森林防火】 2022年,河源市印发实施《河源市森林防火规划(2021—2025年)》,推进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出台《河源市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工作规范》。制定《河源市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有效减少火险隐患。牵头制定《全市护林员和半专业扑火队伍业务培训及半专业扑火队伍技能大比武活动方案》,提升基层两支队伍的森林火灾防控及早期火情处置能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通过宣传牌、标语、小手册、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提升市民群众对森林防火相关法律认识。印制森林防火宣传小手册30万本,发送提醒森林防火公益短信220万条,组织全市公职人员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6万余份。较2021年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68.42%,森林火灾受害率下降84.05%,林火卫星热点数量下降77.56%,森林火灾受害率远远低于省控指标0.9‰,未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春节、清明、中秋等重大节日期间实现“零山火”。
【林地林木管理】 2022年,河源市创新建立“林长巡林+督办”林长解决问题机制及“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印发林长制工作七项配套制度,率先规范镇村林长制运行,村(社区)建立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护机制。全市设立林长4753名,落实监管员2022名,聘请护林员3812名,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基本建立。以每年的“森林督查”为抓手,开展打击毁林违建专项行动,打击毁林违建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护好森林资源。省林业局下达河源市林地定额指标308公顷,经争取,省局额外追加河源市林地定额指标292公顷,在全省各地级市使用林地定额指标中排名第三,保障河源市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及省、市重点项目。
【生态公益林和自然保护管理】 2022年,河源市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巡护巡查和保护管理工作。各自然保护地以本底清查、常规监测和生态保护为重点,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红外相机监测等技术和方法,对重要物种及其栖息地质量开展本底资源的综合观测与研究。9月,保护区安装红外自动相机野外监测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活动的珍贵影像,这是首次在河源市发现该物种。在“植树节”“环境日”“森林文化周”等,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加快实施低效林林分改造,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提高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
【森林病虫害防治】 2022年,河源市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要求,实施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累计投入5694.6万元,完成省下达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7.80万公顷防治作业面积,完成压减面积0.41万公顷。河源市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书面典型发言,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培训班、林业植物检疫员资格培训班在河源市举办。
【林下经济】 2022年,河源市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发展南药、油茶等林下经济。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连平县九连华森林场、广东省林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紫金县龙窝镇梅园种养农民专业被认定为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平县赤石嶂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紫金县伟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县中坝镇永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县龙窝镇梅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县茶博士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县义容镇石牙坡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广东省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平县合水诗淇生态林场、和平县林景养殖农场被评为广东省示范家庭林场。落实专项资金补助,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对新造、低产改造的油茶进行专项资金补助,提高企业(农户)新建油茶林及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的积极性,提升油茶种植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施油茶新造面积6446公顷,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7013公顷。龙川县、和平县被授予广东省油茶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云度”“绿油”两个茶油品牌被评为广东十大茶油。拓宽油茶销售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茶油产品网络促销活动。推动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至2022年年底,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0家,入选“南粤红绿径”特色线路1条,入选第二批南粤森林人家4个。
【城市公园】 2022年,河源市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77.07公顷,绿化覆盖率42.68%,绿地面积1764.04公顷,绿地率40.11%,公园绿地面积480.6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5平方米。建有各类城市公园广场88个,并根据城市实际积极建设口袋公园,打造绿色灵动的城市空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22%。完成《河源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编写工作、编制印发《河源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完善《河源市迁移、砍伐、修剪城市树木,占用城市绿地审批事项办事指引》,为规范管理河源市城市公园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