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24日2023河源恐龙学术研讨会在河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博物馆及相关单位共15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恐龙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应用,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开启河源恐龙研究新篇章。
副市长曹建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纪委书记刘光仪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广东省地质学会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发来贺信,认为河源恐龙化石产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集中产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广大研究人员及热爱恐龙的人士提供了一个极富价值的平台,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会议,更是构建古生物学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
曹建忠在致辞中表示,河源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在资金投入、政策保障、人才引进、产业培育上对河源恐龙化石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科研科普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全面推动恐龙文化产业与旅游、娱乐、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刘光仪认为,河源作为“中华恐龙之乡”,不仅馆藏各种类恐龙蛋为世界之最,还集恐龙蛋、骨骼、足迹于一体,世界罕见,具有极大的科研、科普、人文和社会价值。该所将继续大力支持河源的恐龙科研与产业发展。
大会期间,“河源恐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河源市古生物研究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汪筱林等国内11名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专家被聘请为学术委员会成员。
本次研讨会以“河源恐龙·龙耀东江”为主题,开展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研究进展与化石保护现状》《广东河源恐龙蛋化石群》《黄氏河源龙腕部形态及其功能分析》等涵盖古动物、古植物、古环境的15个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分享了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并就河源恐龙蛋、骨骼、足迹和菊石等古生物的研究,以及恐龙科普、文创、产业、场馆建设等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