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教育数智化建设,近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人工智能应用县(区)巡回宣讲暨中小学教育数智化调研活动举行。
据了解,该活动自4月中旬开始,为期三个月,覆盖五县两区和基础教育全学段,每县(区)安排3名专家分别作人工智能应用专题讲座,并到2所学校各召开4场座谈会,倾听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发展中心领导、学校班子、中层干部以及一线老师声音,旨在深入了解我市中小学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普及情况,更好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数智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提升应对技术变革的教育角色转型与核心素养提升。
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陈俊荡参加了部分县(区)的调研活动。他强调,一要珍惜学习机会,认真聆听专家讲座,深刻领会讲座的精神内涵,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构建“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智能化教育学新样态。二要深入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重要文件精神,自觉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密切关注最新动态,努力做到让数智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同向同行。三要强化融合示范,用好用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粤教翔云平台资源,加强实践研究,为区域教育数智化发展提供鲜活样本。四要注重规范,严守道德底线,确保人工智能教育的安全,让技术在合理、合规的轨道上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家解析教育数智化变革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河源市数字经济协会秘书长谭台哲以《解码AI+中小学教育——应对技术变革的教育角色转型与核心素养提升》为题,系统解析了人工智能的五大能力等级及发展脉络,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他认为,要利用人工智能改造现有平台流程,挖掘新功能,并针对不同年龄段规划人工智能教育,同时建立多方协同平台,整合资源并培训骨干老师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大湾区人工智能数字产业联盟 AI 应用讲师钟丽芬聚焦实践应用,现场演示了“豆包”“通义千问”“腾讯元宝”等工具生成教学资源、设计课堂互动游戏的操作程序,并针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AI技术的一些问题与困惑进行了解答,切实帮助教师突破技术应用瓶颈。广东省出版集团讲师张洁婷、粤教翔云数字教材技术培训专家郑晓俐、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资深教研专员东芳荷等立足平台融合,详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粤教翔云的账号互通、资源协同及AI工具应用,通过案例剖析与功能演示,直观展现了教育信息化平台在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进程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
深化“AI+教育”融合创新
活动期间,调研组一行通过实地调研、分组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各地各校在教育数智化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需求,为后续政策优化和技术支持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活动得到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共培训教师约1600人。接下来,市教育局将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机制、资源整合、示范引领等多项举措,持续深化“AI+教育”融合创新,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为突破口,以智慧课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力培育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