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0767303795P/2025-00007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2-11
名称: 河源市国资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2-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河源市国资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1  浏览次数:-

  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河源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中共河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河源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有关要求,通过深化依法监管和提高依法治企水平,为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助推我市国有经济健康稳步前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线把牢方向

  1.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之一,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基层组织覆盖学、党员干部赶超学、广大职工参与学,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付诸行动、落到实处。

  2.强化思想建设。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第一议题,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反复强化,推动“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印发《市国资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党委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作出安排,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通过交流研讨、案例教学等方式,把学习教育抓在经常,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56次。举办全系统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用身边案警醒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例明法纪促整改,进一步强化了警示震慑效应。围绕目标抓“关键少数”,将严的纪律要求贯穿党纪学习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政治规矩、纪律观念,增强了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勇争先、善作为的实干精神。

  (二)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法治建设责任层层落实

  1.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国资委主要领导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国资系统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主持召开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要求市国资系统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2.市国资委班子成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宪法等法律法规,树牢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克己守法、规范用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坚持委领导班子述法全覆盖,带头开展述法活动,将法治学习、依法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学法普法。带头执行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坚持反腐倡廉与业务工作同抓并重。

  3.深入推进依法治企。督促市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用法,将法治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共同推进。指导市属企业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和改革政策要求,修订公司章程,在加强党的领导、发挥董事会作用、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集团管控、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整章建制,确保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树牢法治合规意识

  1.认真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提高市国资系统全体职工法律意识,提升干部法治思维,促进合规管理,3月12日至5月31日,组织开展了“企业合规促进发展 法治护航绿色崛起”为主题的河源市国资系统“法治大宣讲”系列活动,以“企业合规的风险与管控”“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合规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民法典合同的效力”为题,邀请了专业律师授课,开展了3场次宣讲活动。通过集中宣讲,加强了干部职工对企业合规经营的认识,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打下了基础。

  2.狠抓日常学法普法工作。积极组织召开知法学法等活动,充分利用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各市属企业积极谋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专题方案,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提升国资国企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能力。

  3.加大法治宣传工作力度。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在有效利用宣传栏、宣传横幅等传统宣传媒介的同时,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活动,做好微信群等新媒体运用。利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参加旁听庭审、警示教育等活动,不断拓宽学法渠道。

  (四)依法行权履职,提升国资监管质效

  1.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围绕中央和省、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部署,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河源市整治和防范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工作方案》,推动市属及县(区)国企开展专项整治,杜绝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我委制定印发《河源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内部审计制度》,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印发《开展国资系统公务接待和商务接待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进一步纠正公务接待和商务接待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监管企业的监管力度。

  2.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对现行国资监管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提出清理意见。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加强对规范性、制度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有关重大决策及合同的法律把关。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文件制发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流程,进一步提升机关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3.依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协调工作及政务信息的梳理、审核、汇总、对外公布、信息公开资料的审核和解释工作,依法落实政务舆情应对处置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舆情回应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舆情监测、研判、通报、回应机制。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委机关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听取1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2024年,我委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布的政府信息59条,未发生一起政务信息公开舆情。

  4.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我委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始终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内部稳定的重要措施。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例会制度。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调处责任落实到人,依法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2024年以来我委网信平台受理信访案件20宗,办结19宗,正在办理1宗;12345投诉热线受理投诉件55宗,均已办结。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以来,市国资委积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国资监管法治体系不够完善。国资监管体制、运行机制仍不够健全,适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求的依法监管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二是法治观念不足。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还需进一步深入,广大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仍需提升,法治理论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待加强,运用法治理论、法治思维指导企业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律专业人才短缺,各监管企业对律所、法律顾问等外部机构及专业人员依赖较大,业务和法治工作融合不够等问题,需要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或者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四是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推进,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给依法监管带来新的挑战。而我委目前尚无独立的法制科室,也未配备专门的法制工作人员,且部分科室及市属企业对法治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思想倾向。五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创新性不足,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方式主要停留在通知上、课堂内,创新性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今后工作打算

  市国资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巩固拓展法治政府建设成果,切实增强法治国资、法治国企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下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谋划工作、行权履职、推动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上率下在全系统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二)推动依法监管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履职、授放权“两张清单”,既管住管好又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动力。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强规划投资、产权管理、考核分配、资本运营、财务监管、公司治理、监督追责等各环节履职能力建设,更好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

  (三)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学习宣传培训工作。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理念,努力使全系统人员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宣传与各业务部门的协同联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学习作为各监管企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管理培训、员工教育的必修课,形成全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