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市乡村振兴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作了相关工作部署。局党组书记钟建政主持,局党组成员、各级调研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庄严宣告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深刻阐明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百年来我们党积累的宝贵经验、获得的重要启示。
会议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并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会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鼓舞斗志、振奋人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激励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和动员令。下来,我局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学深悟透,乘势而上,奋楫笃行,全力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加强学习宣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在全市乡村振兴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我局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头学习,丰富学习形式,依托局党组会议、党支部“三会一课”、周五学习日等形式,统筹运用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各类网络媒体加强学习宣传,切实增强我局干部职工学习的政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较低收入、突发困难等农户,完善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二是拓宽稳定增收渠道。健全帮扶项目与低收入群众参与挂钩机制,加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消费帮扶,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延续落实“三保障”政策。对脱贫人口保持教育、医疗、养老等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提高政策精准性,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要做好兜底保障,及时纳入现有保障体系。
(三)突出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新起点,聚焦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紧抓“融深”“融湾”机遇,统筹抓好当前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一是打造灯塔盆地核心示范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农业+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产城镇村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带动乡村全域旅游,把灯塔盆地建设成为“三产”融合的绿色发展先行区。二是打造沿东江画廊示范带。依托东江生态优势,对沿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等进行全面提升完善,聚集串联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打造以“生态画廊文化”为主题的都市休闲美丽乡村示范带。三是打造沿省际边界示范带。围绕“河源客家文化和苏区特色文化”主线,充分考虑省际边界镇村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县域、镇域和村域之间的生态、产业、文化等要素联通,连线打造省际生态廊道。四是打造沿赣深高铁示范带。对标北部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加强赣深高铁沿线镇村风貌管控和提升,致力打造层次分明、具有河源特色的风貌景观带,展示河源乡村形象。五是打造沿高速公路示范带。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出口镇村的规划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沿线圩镇建设水平。各县(区)结合县情实际,充分整合镇村资源,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和文化,编制一批可操作性强、实施性强的乡村规划,全力打造一批独具一格的示范带和示范点。
按照“一区四带”的工作思路,当前要加快推进两项重点工作:一是打好一场硬仗补齐短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重点抓好乡村风貌整体提升、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工作,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二是打造一批示范提升亮点。紧扣“九大攻坚行动”工作要求,立足产业、生态、文化、城乡融合等发展规划,按照“串点成线、集中连片、以片带面”原则,以基础较好的新农村示范点(片)为起点,依托产业、景区、生态等要素,对全域的新农村示范点(片)进行分类和分级,连线连片,错位发展,提升乡村亮点。
(四)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帮镇扶村工作。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要求,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努力提高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帮扶资源力量整合,推动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金融支持+志愿者”组团式帮扶。有序开展驻镇驻村工作队集中轮换,完善新派驻工作队职责,强化党史学习宣传与教育,对新一轮派驻的工作队做好集中培训和工作交接。高度重视扶贫领域存在的各类风险,及时关注并正确引导负面舆情,为脱贫村脱贫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引,妥善处理各种风险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