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河源市财政局依托“三资”管理平台,坚持以村级为主体,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聚焦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等要素,进一步规范“四项权力”,全面推进“社账镇代理”改革工作,推动基本形成村级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社账务由镇结算中心代理模式,有力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水平,助力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
一、理顺资产“归属权”。牵头开展镇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摸清资产家底,形成完整、准确、清晰的村集体资源资产“清单式”动态管理链条。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完成222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登记,其中,固定资产47517宗(含经营性固定资产1784宗),资源性资产133087宗(总面积4865万亩),有效划分村集体资产类别,厘清资产权属关系。
二、规范资金“审批权”。以“社账镇代理”为契机,全市1294个经济联合社已基本建成集体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财务公开、预算决算等财务制度,会计核算流程、收支审核签章和票据管理等进一步规范,重大财务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机制有效执行,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明确财务“管理权”。在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主体责任不改变的情况下,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镇政府签订财务代理协议,形成报账员报账、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核、镇财政结算中心代理记账的管理模式,由镇财政结算中心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保存财务资料,规范资金收支往来,守牢管好村集体“钱袋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3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社账镇代理”工作。
四、落实账本“监督权”。一方面,实现纵向监督,财政、农业农村部门依托“三资”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其数据统计、分析、监管功能,通过信息通报、数据比对、资产监管等手段,发现涉合同管理、财务记账、债务债权、资产管理等问题1106个,目前整改率已达70%。另一方面,强化横向监督,完善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期公布资产负债表、收益分配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等,以财务信息“全公开、常公开、真公开”,进一步堵塞财务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