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源市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助力强化预算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和支持师资培养,为河源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实行双线管理,强化职业教育预算保障。市财政部门出台《河源市高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我市高职院校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采取收费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将市直中职学校教师纳入财政全额供养人员范围,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根据“以收定支”的原则和职业院校需求,全额返拨其收取的教育收费,加强保障职业院校日常运转力度。
二、争取上级资金,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为解决市级有限的财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投入的矛盾,市财政部门建立和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确保全市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元。同时,努力争取上级资金保障职业教育发展,2019-2021年期间,市财政部门将上级下达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强服务”)4460万元下拨给相关职业院校,用于校园维修改造、教学设备采购及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等事项,极大改善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三、落实人才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市财政部门积极实施“定编不定人”的师资培养政策。2019-2021年,核定市直5家职业院校“定编不定人”职数共179个、投入资金3002.85万元,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