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0767345741K/2025-00024 分类: 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3-31
名称: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5年学法普法工作计划
文号: 河城管执发〔2025〕25 号 发布日期: 2025-04-0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5年学法普法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4-03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根据《河源市普法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河源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河普办〔2025〕1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建法〔2025〕51号)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制定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5年学法普法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以“三度、四色、五坚持”为总体工作思路,改进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全面普法力度,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法治河源平安河源建设贡献城管力量。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普及

  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必修课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年度执法规范化培训重点学习内容,依托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广东省依法治省一体化平台(粤法治)、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等平台载体,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灵活运用好线上线下和“八五”普法基层阵地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

  (二)突出重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

  1.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加强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在各级党组织的日常会议、活动中适时引入党内法规的学习讨论,选取违反党内法规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廉政、法纪、革命传统等教育基地的作用,增强党员对法规的敬畏之心,提高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实效。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阵地化;多方面多形式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3.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落实民法典普法责任,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志愿服务、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与城市治理有关的民法典条文,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4.深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10周年等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

  (三)分层分类精准提升法治素养

  1.提高党组和支部理论学习质效。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党内法规,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2.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教育。举办普法讲座,加强对《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河源特色法规政策宣传;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和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庭审学法用法机制;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

  3.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全市城管综合执法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坚持以评查为抓手,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升行政执法业务技能。

  4.依托普法阵地建设联动普法。整合各县(区)现有普法资源,加强协调联动,积极做好我市城管综合执法系统10个基层普法阵地的普法工作,鼓励各基层普法阵地积极上传优秀普法资源,扩大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多维度提升普法依法治理水平

  1.坚持以案说法全程普法。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加强普法宣传,把向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法融入执法办案程序中,实现执法办案的全员普法、全程普法。

  2.围绕城市治理开展普法。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镇街、进工地活动,重点围绕违法建设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市政管理、环卫管理、燃气管理、园林管理等方面政策法规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城管护航校园执勤岗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做好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优化营商环境,举办信用宣传专题活动。

  3.新媒体巩固普法。依托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大众传媒专题宣传报道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围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9国际档案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以及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在城市各户外大型LED显示屏、公交站台、公共场所等适时刊播城管普法公益广告,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普法责任。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全链条,重点从普法要求“精准化”、普法过程“场景化”、普法内容“标准化”、普法成果“实效化”四方面入手,提高普法服务质量。

  (二)加强工作保障。加大普法工作人力、物力保障,加强对普法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落实普法专项经费保障,将普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普法活动正常开展;整合各类资源,鼓励和引导退休老党员、志愿者、媒体记者、律师等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城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普法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创新普法形式。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坚持以融合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一步拓展网络普法阵地;坚持以效果为导向,把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同提高公民法治素养结合起来,让普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四)做好总结评估。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八五”普法规划的总结验收要求,全面梳理“八五”普法以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情况,总结经验和不足。在持续深化“八五”普法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方式和途径,合理规划更加明确的普法目标、更加精准的普法内容和对象、更加完善的制度和计划,制定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