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0767345741K/2022-00087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2-12-20
名称: 规范执法+柔性服务,持续提升河源城市风度与温度——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整治河源文化广场乱摆卖行为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2-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规范执法+柔性服务,持续提升河源城市风度与温度——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整治河源文化广场乱摆卖行为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2-12-21  浏览次数:-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源文化广场就逐渐变得热闹起来,虽然已经进入冬季,天气有点凉,但这里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市民们都会结伴而来、乘兴而归。“我们吃完饭都喜欢来这里散散步或者跑跑步或者站在江边吹吹风,感觉非常舒服。”正在散步的张女士高兴地说,“以前有段时间,这里有很多卖玩具和卖烧烤小吃的小摊小贩,路都被挡住了,广场里也全飘着油烟味,现在没有了。”

图片

河源文化广场整治前后对比照片
回应群众关切
规范执法守护城市文明底色

11月3日,在全市第八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群众代表聚焦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等“城市服务”热点问题,反映河源文化广场流动摊贩乱摆卖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场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也对前来广场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产生安全隐患。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会同市林业局,组织源城区城管综合执法局、东埔街道办等部门召开河源文化广场乱摆卖行为整治专题会议,成立了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联合整治执法队伍,以“721”工作法及疏导结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并决定从11月25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联合整治行动。


图片


“据前后3次的调查摸底和检查发现,在此占道乱摆卖的流动摊贩共有235家,其中烧烤小吃类92家、奶茶饮料类59家、杂物物品类84家,电动三轮车186部。”据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受疫情影响,从2022年上半年以来,市区很多实体门店经营者遭受冲击。部分实体门店经营者转为地摊经济经营者,往往在市区主要路段和公共场所占道经营,而河源文化广场地处东江河流和新丰江河流交汇处,周围商圈和居民区集中,人流密集,流动摊贩往往在此‘抢位占座’,特别是晚上6点到10点,这个时段最为热闹。”


图片


城管执法绝对不是简单粗暴的“一赶了之”,既要整治市容环境秩序,又要考虑百姓民生需求,守护城市的“烟火气”。11月28日,28名联合整治执法人员耐心细致地向河源文化广场流动摊贩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内容,劝导、督促、帮助经营者自觉整改、清理,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到临时疏导点进行摆卖。同时在流动摊贩进出广场的4个卡口设置了通告告示牌,并派专人值班值守。此次行动,得到大部分摊主的认可及配合,当天就收效明显。截至12月13日,河源文化广场再无乱摆卖现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市民纷纷点赞。

健全长效机制
柔性服务共建“三度”美好家园

“以前为了生计,我们只能在公园或者路边流动摆摊,不仅客源不稳定,还要担心城管来劝阻,现在进入疏导点摆摊,我们有了‘安家之所’,既不收租金,又能固定摊位,不用搬来搬去,回头客多了,生意更好做了。”一名正在忙着为顾客包扎花朵的摊主笑着说道。

一直以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宽严有度、教罚并重的管控原则,秉持疏导与整治相结合、柔性服务和规范执法相结合,在前期设置19个农产品临时疏导点的前提下,持续规划设置地摊经济临时疏导点,逐步规范全市地摊经营管理工作,严格实行三规定(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范围)管理,引导全市地摊经营商家规范有序经营,在充分保留城市烟火气息和保障地摊经营商家生计的同时,实现规范管理和便民服务的有机统一,让人间“烟火气”与城市文明并肩同行,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城市风度和温度。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管理中要兼顾方方面面,既要规范执法,更要持续关注民生热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共收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60宗,已解决491宗。”市城管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要论述为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推进、规范执法、精细管理、柔性服务”,围绕“古色、红色、绿色、春色”城市内涵,与河源人民一道“共建一座城,共享一个家”,努力将河源打造成为一座“有厚度、有风度、有温度”的文明新都市。


通讯员:钟文锐、钟文华、邓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