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编制本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河源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eyuan.gov.cn)下载。
一、总体情况
2024年,河源市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府信息规范性管理工作要求,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府信息规范性管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主动公开方面。一方面,聚焦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助企纾困政策等企业和群众关切,深化细化公开内容;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加强重大决策全面公开、强化政策文件集中公开。另一方面,统筹用好各级各类政务公开平台,及时发布市委、市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权威解读教育就业、“百千万工程”等热点政策,及时回应群众在线提问,积极引导社会预期。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严格执行《条例》规定,注重典型案例的梳理总结和沟通协调机制的健全完善,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切实增强全市依申请公开办理质效。2024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全年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件747件,行政复议157件,行政诉讼18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健全完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公开现行有效规章6部,行政规范性文件336件,政府公报12期,并提供在线查阅、下载等服务。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前全面审查,创新实施信息发布审批制度,有效保障各单位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完善公开后的信息管理,定期清理已经失效的内容,避免信息散乱无序。
(四)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及时更新网站栏目,梳理调整不规范的栏目内容,持续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统筹做好领导信箱、网上咨询等政民互动渠道的日常维护,持续提升政府网站政策咨询服务能力。二是促进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推动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府公报等多平台整体协同、联动传播。三是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用心用情开展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加强政务舆情监测研判,推动解决拖欠工人工资及工程款、乡村道路设施维修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五)监督保障方面。持续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机制建设,加强队伍培训,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一方面,强化监督考核。全年按照占比不低于4%的要求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市、县两级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依托考评通报、绩效考核、日常监测等手段,推动各地各部门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工作提醒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形式,分批次、多层次组织开展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管理、政务信息工作培训,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队伍应对安全风险和处置能力。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一是重大政策解读质量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依申请公开答复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政务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强化重点领域公开事项的要素梳理和更新完善,加大重大政策发布解读,用解读深度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强化对依申请公开件进行梳理分析,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力度,切实提高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水平。三是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信息公开要求,从严落实政府信息规范发布机制,统筹推进政务公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本年度无发出收费通知,无收取信息处理费用。
河源市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