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总结2021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部署2022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重点工作。
据了解,去年8月以来,我市强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目前,全市正在营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5家,相比于专项治理之前压减了191家,压减率达97.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落实完成“营转非”登记,且高中阶段学科类机构参照政策要求执行;已办理“学转非”培训机构共116家;全市严格执行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累计责令停办212家、取缔141家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对原登记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对不符合准入条件和要求的,采取责令注销方式终止其办学许可,目前已注销退出市场的机构共88家;全市营业状态培训机构242家,已合规118家,合规登记工作有效推进。
会议要求,要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提升培训机构的党组织覆盖率。要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大力整顿无证办学、夸大营销、虚假宣传、诱导销售、隐形变异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尤其要严格落实培训机构有照无证动态清零工作。要持续健全信用监管,进一步完善培训机构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本地区的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监管制度,完善“黑白名单”,对未经批准登记、违法违规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要持续规范培训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要持续加强执法巡查,进一步健全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要持续健全社会监督制度,进一步构建共同治理格局,各县区要设立专门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组建或聘请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同时保持严管严查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和坚决取缔非法举办校外培训机构行为。要持续加强督查督办,进一步压紧压实治理责任。要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参与“双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