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平县委、县政府召开2021年和平县文明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动员会,认真回顾总结该县上一轮文明创建工作,部署推进2021—2023年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工作,彰显县委、县政府始终不渝推进文明创建的信心和决心,向各镇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发出文明创建再出发的“集结令”和“冲锋号”。
近年来,和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严格按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全面推进、攻坚克难,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城市的“面子”和“里子”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和外驱力更加强劲。
会议提出,今年是和平县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开局之年,要在2023年成功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个“金字”招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该县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思路、更强的力量、更实的措施,积极探索新途径、打造新品牌、创出新亮点,确保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智慧生态现代新城建设在新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就如何推进新一轮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文明城市创建势在必行,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不断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抓实抓好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是文明城市创建任务艰巨,必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21—2023年创建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要紧紧盯住到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个目标,按照“2021年夯实基础、2022年提质升级、2023年全面达标”的安排,抓住关键环节,注重细节提升,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要深入实施“美心”工程,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实施“美景”工程,着力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深入实施“美序”工程,着力构建良好社会秩序;深入实施“民心”工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文明城市创建系统性强,必须凝聚合力、共同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创建合力,把各项任务分解到人、落到实处,做到组织领导要强化、创建责任要压实、舆论宣传要到位、督查考核要严实。